在开国上将许世友的历史中,他的名声早已广为流传,尤其是在红军时期,他就已经担任了军长手机配资论坛官网,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然而,解放战争后期,他并未参与淮海战役,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来的军功。很多人提到许世友,往往首先想到他指挥的济南战役,但实际上,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远不止这些。深入挖掘他在战场上的表现,可以发现他还有一项关键性贡献,甚至比解放济南更为重要,尽管这个贡献很少被人提起。
1940年,许世友奉命来到了山东,并于1942年成为胶东军区司令员,胶东地区作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核心之一,成为他长期工作和奋斗的地方。许世友不仅在这里征兵、训练士兵,还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一直坚持到解放战争时期,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军官和士兵。特别是两位后来成为军委副主席的迟浩田和张万年,都是在他领导下,成为了优秀的干部。而像这样的成功例子数不胜数,胶东子弟兵为华东野战军的核心力量之一,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至于华东野战军的两位主要首长陈毅和粟裕,他们的到来则较晚。1945年,陈毅接替罗荣桓,成为山东的军事首脑,比许世友晚到达山东四年。而粟裕更晚,直到1947年,他才从华中野战军调任山东作战。就建军的成就而言,至少在山东,许世友的贡献要强过陈毅和粟裕。
展开剩余68%1947年上半年,华野在战争中取得了多个胜利,如鲁南战役、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等,粟裕的指挥才能赢得了广泛的好评。中央也多次通过电报对华东野战军进行表扬,号召全军学习华野的作战方式。此时,许世友的身影似乎相对低调,不如粟裕的战功那样引人注目。然而,在1947年夏季,华野的运势出现了转折,恶劣的天气造成了大量的损失,南麻和临朐战斗接连失利,导致了数万人的伤亡,部队士气受到严重打击。粟裕也向军委提交了书面检讨,甚至军内的副政委谭震林也对粟裕的战术提出了批评。
国民党军队趁机利用兵力优势,开始在山东发起追击。华东野战军主力由于士兵伤亡严重,陷入了建军以来最为危险的境地。在这场危机中,胶东根据地成为唯一的依靠,许世友肩负起了巨大的压力。面对20万国民党军的围攻,许世友毫不畏惧,他不仅展现了超凡的指挥才能,还凭借坚韧的意志力,稳住了胶东根据地的防线。通过艰苦的拉锯战,许世友成功保住了胶东的基本盘。
他不仅确保了有生力量和充足的粮草后勤,稳住了整个根据地,还守住了烟台的海运通道,保障了来自东北的物资和弹药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华东野战军。这一系列的努力,不仅让华东野战军在危急时刻渡过了难关,也为后续的战斗打下了基础。经过这段时间的恢复,到了1948年,粟裕带领部队连战连捷,山东的解放进程迅速推进,华野与中野的联合打出了豫东战役、淮海战役等关键战役,成功地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精锐部队,对全国战局的扭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可以想象,如果在那一时期,许世友因为指挥失误或心态崩溃,导致胶东根据地的失守,那么华野的战局可能会遭遇严重的波动,甚至可能改变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。如果许世友没能坚守胶东,华东野战军恐怕也不可能接连获得那么多的胜利,陈毅和粟裕的声望也许不会像今天这样显赫。因此,可以说,许世友在最危急的时刻,守护了整个华东野战军的生死存亡,他的贡献并不过分。
许世友的这一段历史贡献,如今鲜有人提及。很多人在提起华东野战军时,总会想到陈毅的战略眼光和粟裕的指挥才智,这两位的卓越才能毋庸置疑,但许世友在1947年的重大贡献,同样值得我们铭记与称赞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民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